点击收藏本站
经济大省挑大梁·潮涌之江丨长三角开放枢纽,海河联运“撬”全球
11-11 来源: 】 浏览:次 评论:0

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“压舱石”、引领发展升级的“动力源”。浙江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排头兵”,正以“勇立潮头”的担当、“敢为人先”的魄力,坚定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责任担当,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浙江力量。央广网浙江频道策划推出《经济大省挑大梁·潮涌之江》系列报道,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关键领域,通过全景式观察、深层次解读、多维度呈现,记录之江大地勇毅前行的奋进足迹,解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,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强劲韧性。

央广网嘉兴11月11日消息 前不久,一艘载有54吨进口鲜活帝王蟹的外轮在嘉兴港乍浦港区11D泊位,缓缓靠泊,这是嘉兴口岸首次首批食用水生动物顺利进境。
“这批帝王蟹来自远东地区,个头在2到3公斤左右,都是高品质帝王蟹。”货主方嘉兴泰利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马晓伟说,鲜活帝王蟹对生存、运输条件要求极为苛刻,在高温天气下,离水极易死亡,对通关时效要求很高。
这样高效的通关是如何实现的?连日来,记者走访嘉兴港区,寻找长三角开放枢纽的通关密码。
指定监管,鲜活水产“抢鲜”通关
在嘉兴港区,船舶靠泊后,海关、海事、边检等联检单位会开展联合登临,在船舶靠港之前,入境等手续就已经办理完成,通关流程优化了、通关时间压缩了,保障船舶高效通关、快速作业。
此外,港区还积极引导企业运用“提前申报+船边直提”“预约查验+附条件提离”等便利通关措施,提高进口货物的通关效率。
能够实现这样的高效协同通关流程,离不开今年嘉兴首个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——中润物流园的验收,到达港区的货物,可以直接在指定监管场地进行查验通关,更加便捷。
走进嘉兴港区中润物流园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,暂养的帝王蟹正在这里享受“冷水浴”。

中润物流园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内暂养的帝王蟹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“园区内共建了23个直径7米的暂养池,这里现在暂养了20多只帝王蟹,暂养池设置了温控、消毒、增氧、水循环等,水温能够控制在2度左右,一般可以储存三到五个月,存活率在95%以上。”浙江中润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中伟介绍。
“水产品在到达港区之前,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已经卖掉了,但是货主可能还需要储存,所以我们就提供了暂养场地,对于货主来说,减少了二次运输的成本,可以从港区直接送到消费者的手中。”徐中伟介绍,目前园区的指定监管场地主要集中在肉类、冰鲜水产品、食用水生动物、水果四大版块。验收以来,通过海关查验进口的香蕉有360标箱,帝王蟹50多吨,总价值在3500多万。
徐中伟表示,物流园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,在场地内进行查验、整理、分拣,减少了货主异地查验和运输的成本,也可以让货物更快地发往长三角各个区域。
据悉,嘉兴港区中润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所是近年来嘉兴港区“区港联动”工作的一大标志性成果。该场地于今年2月22日正式通过海关总署验收,是杭州海关辖区首个海港口岸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、嘉兴首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。
满载开工,密织航线高效运转
港区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的是港口码头的24小时运转。在嘉兴港区乍浦港码头,6个泊位正在满载开工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现在正在作业的宁远梅山号是乍浦港到宁波舟山港的内支线,像这样一条支线,每天有6至8班船往返,每天能够提供超过2500个标箱的仓位,保证外贸出口箱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宁波舟山港。”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沈巍说。
沈巍说:“集装箱作业的船时效率能够达到50箱以上,1000标箱左右的船舶,作业时间能够控制在20小时以内,航程往返时间是16小时,一条船来回基本上是控制在三天以内。”
嘉兴港区乍浦港码头,向内,链接长三角内河网络;向外,链接宁波舟山港和外贸直航线。

嘉兴港区乍浦港码头作业现场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“今年以来,在集装箱的班轮航线上,我们开辟了嘉兴港有史以来第一条远洋外贸直航线,直接抵达红海,班轮航线每月一班。”沈巍说,目前嘉兴港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了12条,覆盖了东南亚16个港口。
据悉,今年1-8月份,嘉兴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2万标箱,同比增长18%;海河联运完成90万标箱,同比增长30%;外贸出口箱完成60万标箱。此外,依托乍浦港区和独山港区,构建40条内河航线,覆盖整个浙江以及江苏、安徽部分地区,以内河港口为支点,能够给内河港口方圆5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,带来物流成本更低的物流模式。
“嘉兴地区以光伏、新能源、冷链作为重点开拓方向,在冷链业务上进一步突破,加强直航线班期密度。”沈巍表示,接下来将继续依托宁波内支线与宁波舟山港紧密相连,发挥海河联运三港协同的优势,加速推动光伏、生鲜以及冷链业务。
前港后河,海河联运“串珠成链”
从地理位置上看,嘉兴港区前港后河,这为嘉兴港区发展海河联运提供了卓越的先天条件。在六里桥海河联运物流园码头,一个个集装箱正通过内河码头装船。
“目前现场正在作业的是集装箱重箱掏箱业务,箱内主要是光伏玻璃,货物到达乍浦港后,经过海河联运进入内河网络,运往长三角及周边区域。”嘉兴港区内河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帅介绍。

六里桥海河联运物流园码头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据悉,从去年6月试运行以来,在散货作业方面已经累计完成了作业船1111艘次,作业量达到了145万吨,货种涵盖沙石、粮食;集装箱运输完成作业35200标箱,服务范围涵盖浙北及长三角部分地区。
“我们始终将海河联运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,打造外海码头,强化中转服务,实现外海卸船、物流分拨、内河配送的无缝衔接,大大提升了大宗商品的流通效率。”夏帅说。
夏帅表示,接下去将依托完善的内河航道网络,将服务辐射范围延伸至安徽、上海、杭州等长三角城市,同时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,积极参与长三角港口联盟合作,推动码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,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,提供物流支撑和保障。
在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(嘉兴港区)招商工作部副部长俞佳看来,嘉兴港区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。“嘉兴港是浙北长三角地区尤其杭嘉湖地区唯一出海口,又是国家级开放口岸,拥有良好的海河联运的地理优势,外海和内河可以实现无缝衔接。”
俞佳说,依托海河联运优势,浙北及江苏南部、安徽南部的制造业企业,可以依托水路运输的方式,将更多的优质产品,经嘉兴港出口至全球。

嘉兴港区外海和内河实现无缝衔接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截至三季度末,嘉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8万标箱,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1万标箱,海河联运重箱出口集装箱达30万标箱,同比增长50%。“随着今年嘉兴港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投入运营,水果、肉类、食用水生动物和冰鲜水产品有了新的进口通道,在嘉兴港实现查验以后,可以更快抵达老百姓的餐桌。”俞佳表示。
从一艘艘满载的货轮,到一条条繁忙的航线;从高效通关的指定监管场地,到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网络……嘉兴港区的向海图强,不仅是新增的贸易通道,更是优良的营商环境、完善的产业链布局。嘉兴港区,正以承东启西、通河达海的姿态,将长三角的经济活力与全球市场机遇紧密相连,在时代的浪潮中,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港口担当。 


Tags: 责任编辑:
】【打印繁体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: 郑丽文今日就任国民党主席 下一篇:很抱歉没有了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  • 经济大省挑大梁·潮涌之江丨长三角
  • 郑丽文今日就任国民党主席
  • 五百余骑手竞速丽江雪域 以车轮丈量
  • 丽江:“生态警务”呵护碧水蓝天
  • 云南省丽江市首批“消防智慧共享站
  • 热门文章

  • 半自动液压车床正确操作规程
  • 北京电动汽车充电将可手机预约
  • P2P平台名车贷专注车贷 标的小、周
  • 全讯网:推进对外贸易便利化
  • 全讯网:2015中国对外贸易展望
  • 相关文章